- 兒童美術繪畫有哪些種類?

1、按教學形式分,有主題畫、意愿畫、裝飾畫。
2、按繪畫對象分,有實物畫、情景畫、想象畫、故事畫等。
3、按繪畫材料和技法分,有手指畫、蠟筆畫、棉簽畫、水彩畫、彩墨畫、水墨畫等。
拓展資料繪畫的含義:
繪畫(Drawing 或)是指用筆、板刷、刀、墨、顏料等工具材料,在紙、紡織物、木板、墻壁等平面(二度空間)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
現代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用鼠標手寫板進行數碼繪圖,實現無紙化數字圖像保存,避免了資源的浪費,也使得觀看照片更加方便、美觀。
繪畫的分類:
按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主要畫種。
1、中國畫又按技法的工細與粗放,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
2、版畫又根據版材的不同,分為木版畫、銅版畫、紙版畫、石版畫、絲網版畫等;
3、版畫還依制版方法和印色技法分類,常見的有腐蝕版畫 、油印木刻、水印木刻、黑白版畫、套色版畫等。
以上畫種,又依描繪對象的不同,分為人物畫、風景畫 、靜物畫等。
人物畫又依據描繪題材內容的不同,分為肖像畫、歷史畫、宗教畫、 風俗畫、軍事畫、人體畫等。
幼兒段美術和小學段美術有什么區別?

幼兒園美術老師主要職責是什么

1.教師要注重自身美術理論的進修與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
2.努力學習《美術學科課程標準》,掌握各年級的要求,弄清各年級教材之間的銜接,突出美術教學的特點:想想、看看、做做、畫畫、玩玩的宗旨。
3.教師應注重美術常規工作的訓練:①預先通知學生準備好美術用品。(教師也應自備好部分美術用品,以備遺忘帶工具的學生使用)②當堂作業,及時指導,及時完成,及時批閱和登記等。③注重優秀作業的留存,定期更換美術室及校園文化環境的布置。
4.教師要不斷掌握和改進教學方法,課堂中注重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活動,加強行為規范及基本功的訓練。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繪畫的技能技巧。野外的寫生畫要注意指導,以此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注意力及審美能力。
5.注意精講多練的原則,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通過組織討論解決問題。學生動手作業的時間應控制在25—30分鐘內完成。解決美術課中的頑癥:學生作業不能當堂完成。
6.調用各種教學手段,如圖片、投影、實物模型等力求滲透“看看、想想、做做、畫畫、玩玩”的原則,多種渠道提高學生的修養。
7.教師可根據自身的專長,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美術活動。配合學校搞好校園文化的宣傳氛圍,用學生的作品美化校園,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多得獎,得高一層次的獎。
8.學生作業要做好檢查登記工作,每學期作業成績共有六次。
9.讓音樂進入美術課堂教學之中。
幼兒學習美術的好處

從簡單涂鴉開始,孩子就在不斷創新,從最開始運動軌跡的線條到有意義的形狀,再到顏色,再到內容,創造力可以無限發揮。
從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和兒童繪畫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繪畫是一種加強記憶力,促進孩子觀察力,培養孩子想象力的過程。它是由微妙精細的觀察能 力、形象的思維能力、高效的記憶力、創造的想象力,再加上手的協調運動和豐富的表達能力組成的。這些能力可是補品不能輕易辦到的啊!
2、提高觀察能力
當您的孩子樂滋滋地指著自己畫中的“小古怪”說這是超級~,那是無敵~時,不要用滿帶不信任的眼神打擊他。雖然畫面有些混亂、形狀有些離譜,可你有沒有發現,這些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常見而不屑一顧的事物,是以怎樣的角色或姿態出現在他感知的世界里呢?
其實這就是孩子觀察能力的表現,不受固定格局限制的他們能注意很多大人已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他們的內心世界有時候比大人的還敏感細膩呢。
幼兒美術的意義

請問少兒美術課程都有那些內容?

1、小班:以培養幼兒的感官能力,特別是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探索外界事物的認知能力為主,豐富幼兒頭腦中的形象積累,讓孩子多聽、多看、多記,強化幼兒的形象記憶。
2、中班:以培養幼兒類比、聯想、發散思維及在繪畫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思維能力為主。
3、大班:以培養幼兒的再造想象、創造想象為主,讓幼兒異想天開,幻想未來,創造未來。在教學中以系統的形象思維訓練為主要內容,以繪畫為手段。
以游戲活動為主要形式,與各學科有機配合,在全面提高幼兒素質的基礎上,培養勇于獨創、有豐富感情、有審美情趣及良好個性品質、更聰明的一代是創造思維教學法的最終目標。
擴展資料
美術教育有助于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能有效地幫助幼兒形成積極的個性特征。如:幼兒在有趣的美術活動中,對問題更加敏感,對實踐的成功抱有更強的信心,更多地體驗到自己的力量。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能增加幼兒對生活的熱情,在美術創造的活動中,生活對他們來講是親切而有趣的,這種活動會使他們感到興奮,令他們向往,由多種材料構成的藝術造型千姿百態,往往會令他們感到驚喜并渴望自己的未來,描繪美麗的圖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幼兒美術
如何教孩子學美術

1、鼓勵孩子把繪畫和一定的故事情節結合在一起。
孩子畫出簡單的人物后,可以接著繪畫相關的人物或背景圖形,這樣讓繪畫有生命力。父母可以鼓勵孩子把自己編的故事通過繪畫的形式畫出來,這樣既可以提高孩子的繪畫能力,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2、不單純教繪畫,而是讓繪畫和手工結合在一起。
在紙上繪畫好后,可以和其他手工相結合,比如剪紙或制作書簽等。在過年或過節時制作賀卡,可提高動手動腦能力,讓孩子覺得學好繪畫有很多作用。
3、創造良好的繪畫環境。
購買各種精美的繪本給孩子看,并準備好繪畫的工具,帶孩子參觀各種書畫展,或者去美術博物館參觀各種藝術品。或者去斯 瑪 特少兒繪畫中心。
4、給幼兒一個自由想象的空間
少兒美術創作的主要特征是表達自己的稚嫩而純真的內在情感。因此,斯瑪特少兒美術老師的評價方法對幼兒的想象和創造的再現與誘導很重要。
5、選擇新穎適合并帶有游戲性的教材
幼兒學習的動機感性多于理性。他們通常是憑著興趣去主動探索和學習的。他們首先關注的是活動本身和過程是否精彩,是否吸引人,其次才有可能像成人一樣會為了活動的成果而堅持努力。
6、因此,我們在選擇活動內容時必須考慮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欲望與積極性。
幼兒園 美術形式有哪些

幼兒教育專業和幼兒美術專業的區別

專科的幼師的學習只相當于本科的后半階段,即3到6歲,更多是學習一些上課的技能,吹拉彈唱,等。理論的學習較少。
其實,對比國外的教育發展水平,本科的學前教育學生到幼兒園教學,是很平常的事情,也是教育發展的必須。孩子的早期教育十分重要,這就更需要高素質的教師,現在的幼兒園教育已不再是孩子背著手排排坐,跟著老師念的時代了。
總體來說,學前教育在國內的發展趨勢是很好的,需求也比較大。但是,相對的,也有不足的存在。由于國內人們的認識不提高,認為幼兒園教師就是一保姆,阿姨,幼兒園教師的社會地位遠遠低于其他教育階段的老師;學前教育沒有納入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的體制建設,薪酬福利等沒有很好的保障。
幼兒美術專業是指:
1、具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強調幼兒的情感體驗和表達
幼兒豐富的情感往往是他們參與到各種活動中的原動力,因此,在進行幼兒美術教育時,教師應首先考慮到幼兒的情感需要。幼兒對美術有一種自然的需要,他們喜歡這里涂涂,那里畫畫,不是因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因為幼兒將美術作為表達他們情感的一種自然途徑。幼兒在觀察和探究周圍的世界時,總是容易將自己的情緒情感投射到物體本身,用一種十分感性的方式來把握和理解世界。
2、以培養審美創造能力為核心,鼓勵幼兒的創造性想法和表達
每個幼兒都有創造的潛力,幼兒所特有的不受客觀世界規則所約束的想象力,使他們具有獨特的創造天賦。和成人的創造力不同,幼兒的創造力是指創造出對其個人來說全新的、前所未有的事物的能力。
3、重視幼兒的操作,強調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
美術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就是操作。幼兒正是在操作中親身體驗某種情感的發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進而獲得審美感知和審美創作的。也是在操作中,幼兒進行多種感官的協調活動,從而創造出屬于自己的、真正表達自己情感的美術作品。
幼兒園有哪些美術游戲

1、光影描繪
光影魅力,物體透過光,留下深淺不一的形狀,對孩子來講新奇有趣,讓他們細細觀察和感受光與影的美妙。
2、畫畫接龍
兩人或多人合力完成。各畫一部分,從構圖到上色。
3、貼貼畫畫
通過添畫、撕紙大膽創作。激發孩子對美術造型表現及欣賞活動的興趣,并運用想象力進行作品創作并能大膽發表看法。
4、畫自己的手
掌印畫見得多,畫一個有立體感的手,隨之可以變化出畫其他有立體感的東西。
5、畫自己,畫小伙伴
在大大的畫紙上、室外的地板上畫出身體輪庫,小朋友們最喜歡凹造型了。
6、在照片上涂鴉
把照片打印出來,孩子在上面添加點什么東西,看看他們是如何腦洞大開。
7、使用“另類”的工具
點亮孩子涂鴉熱情,用叉子、滴管、泡沫、毛線、刷子、樹葉、蔬菜水果等作為繪畫工具,小孩子會投入有趣的過程中,自由自在,隨心所欲的盡情揮灑。
8、舊畫變新畫
把孩子以前的畫畫作品,按一定的規律剪下來重新排列、拼貼,這又變成了一幅新作品。
9、皺紙涂色
一張紙被隨意揉皺之后重新攤開,上面會有很多規則不一,形狀各異的線條,用黑色筆把折痕描繪出來,再用彩色筆給它們上色,最后的成品會相當驚艷,在這過程中,孩子也可以慢慢感受和理解色彩,塊面,還有肌理的效果。
10、色塊藝術
用膠帶或者畫筆或者其他工具在在畫板上畫出不同區域。然后給各區域上色,在版面構成、色彩搭配上孩子自有想法,那是他想象力在放飛。
11、我的自畫像
認識自己,觀察自己。只需把孩子的照片打印出來對半折,貼在白紙上,另外一邊由孩子來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