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 源: 正人少兒藝術教育
日 期:
閱讀量: 4331
在不少人的想法中,孩子跳的好不好完全和老師的教學水平有關,誠然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還有家長的態度、孩子的努力共同決定著最終的收獲!
在同樣的班級,老師公平公正教著每一個孩子,學生跳舞練出來的結果卻差的很大。是孩子笨就不適合學舞嗎?是老師不上心嗎?是家長沒有好好監督嗎?歸根結底,還是孩子努力了多少。孩子一般一周就上一次舞蹈課,老師會在緊湊的課堂時間里安排好復習、學習、預習,幫助孩子充分學會動作,但是只把努力依賴于課堂,自然比不過那些課后勤懇練習的孩子。
其實,家長的態度也決定了孩子在舞蹈的道路上能走多遠。
首先,孩子沒有經歷過大考的磨練,不知道堅持的內涵。家長就是要通過練舞這件事告訴孩子做事要堅定。如果家長每天都是“你有時間跳舞不如趕快去睡覺!”“今天太熱了,我不想送你上課,要不不去了吧”的這種態度,孩子也就會隨心上課,練習更是不可能,那不就失去了一開始學舞的初衷了嗎?
其次,舞蹈是肯定有難度的,更需要學生有寬松的心態,這個心態也對未來的舞臺表演甚至大考很有幫助。孩子感覺學的難,跟不上,我們不要嚴厲的指責她不努力,而是好好的安慰她,相信她,和老師溝通,讓孩子相信你,也相信自己只有努力可以做到。
最后,每個有責任感的老師都會在下課后強調孩子回家要好好練習,認真的跳是練,隨便的跳也是練;跳半小時是練,跳2分鐘也是練;積極的練了好幾天是練,練了一天就“歇菜”還是練。上課后大家都覺得自己練了,但是水平還是有差別,我想懂原因了吧。
日期:
日期:
點擊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