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 源: 正人少兒藝術教育
日 期:
閱讀量: 3510
畫得像是很多的家長對于孩子繪畫水平的審核標準。然而這并不是少兒美術教育的目的。繪畫是很孩子表達自己的媒介,是孩子的一種本能。美育應該是需要去保護孩子珍貴的想象力和原創性。對于家長所要求的畫得像,反而會扼殺孩子的想象力。
由于孩子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方式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加都在不斷地變化。孩子的表現方式也會有所區別。畫的不像也是孩子的表達方式。孩子畫的不像也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
家長需要做的是去“引導”,正確的引導非常重要。如果引導孩子畫得像,那么孩子可能會一步步的失去“自我”,學習一個不屬于自己年齡段的東西。對于孩子不僅困難,并且沒有樂趣,逐漸失去繪畫興趣。并且孩子的想象力也會不斷地被固化。
作為美育教育工作者的任務是引導孩子去表達自我。在表達的過程中探索物與物之間的聯系性,建立自信等。當孩子說,這個我不會畫,家長需要做的不是幫助孩子畫,而是鼓勵孩子去畫。如果家長開始進行“示范教學”,孩子就會形成習慣,遇到問題尋找父母,沒有獨立性。家長不要過早的介入到孩子的繪畫教學中。
在成人眼中的“畫得像,畫的好”的作品,其實更多的是充斥著成年人的拙劣指導。“畫得像”的同時也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固化孩子的思維方式。
日期:
日期:
點擊關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