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 源: 正人少兒藝術教育
日 期:
閱讀量: 2269
有這么一種孩子,天生好動,擅長亂翻,愛好搞破壞,在“守規矩”這門課上紅燈高懸,在“調皮”這門課上次次百分,一旦脫離師長的視線就渾身閑不住。頭疼的家長聽說書法能夠修身養性,于是便把孩子送來學書法,但是活潑的孩子百般不情愿坐在書桌前,更別提安安靜靜提筆寫字了,往往堅持不到十分鐘就找各種理由開小差,家長又急又氣: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坐得住”呢?以下是兩個小建議。
一是注意練習時間循序漸進,不要貪圖效率。這是很多家長的通病,總希望孩子的練習效果能夠立竿見影。但是俗話說得好,“一口氣吃不成胖子”,突然面對長久的枯燥練習,成年人都未必有定力堅持完成任務,更何況本來就好動貪玩的孩子呢?
家長們可以在一開始先讓孩子完成簡單的小任務,讓孩子意識到書法練習并不是一項“折磨”,也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山,在孩子從練習中獲得成就感之后,再逐漸增加練習時間,最終穩定在一個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時段中。
二是不要讓書法成為其他活動的攔路虎。這屬于很多孩子共同的顧慮,無論孩子學什么藝術課程,在家練習時,較為擔心的就是家長因為練習立下的各種規矩:“不寫完三張大字不許上廁所”、“不描完帖子不許看電視”諸如此類。本來多加一項活動就已經占據了孩子的空閑時間,現在這項活動還會影響到孩子原本的玩樂,這又讓孩子怎么能夠不生氣難過呢?
家長應該多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各種活動在孩子心中的優先級,對孩子講清為什么家長要求孩子盡快完成練習,是因為太晚了光線不好,怕傷到孩子的眼睛?還是因為爸爸今天回家后要加班,孩子需要把書桌讓給爸爸使用?孩子們雖然年幼,卻也并不是不明事理,只要用耐心溝通取代簡單粗暴地下達規定,孩子也會理解家長的。
點擊關注公眾號